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高等學校:
《教育部 國家知識產權局 科技部關于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教科技〔2020〕1號,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印發以來,各地各校結合實際情況,圍繞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全流程管理機制、職務科技成果披露、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調整專利獎勵資助政策及開展技術轉移學歷教育等方面,積極推進、大膽探索,形成切實有效的做法,取得一批可參考借鑒的經驗。
為進一步加快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部署,加快《若干意見》落地,現將高校提升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典型經驗(見附件)印發,供結合實際學習參考。
大連理工大學構建了由2個頂層方案、8個管理辦法和5個實施細則組成的全鏈條制度體系。2020年以來,以提升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為導向,相繼出臺《大連理工大學專利管理暫行辦法(修訂)》和《大連理工大學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和管理辦法(試行)》,取消國內和國際專利申請資助和授權獎勵。依托遼寧省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等進行高價值專利和海外專利布局,制定高價值專利項目培育方案,開展專利全景梳理、價值分析和運營分析。打造“一中心、一平臺、一資金”,構建知識產權運營體系。依托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和“互聯網+”知識產權運營平臺設立知識產權運營專項資金,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專業化運營,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建設。
清華大學通過專利申請前評估和專利質量評估相結合,多措并舉提升知識產權質量。一是開展專利申請前評估,在學校科研信息系統中增加專利申請前評估模塊,根據專利評價指標體系,發明人先自行進行評估,技術轉移人員開展二次評估,圍繞篩選出的重點專利及相關成果,學校技術轉移院選派專業團隊協助發明人開展專利布局,并委托第三方咨詢機構對專利文本進行申請前質量控制。2021年已評估出210余項重點專利技術,為24個科研團隊提供了專利布局等相關服務。二是開展專利質量評估工作。對專利代理機構代理案件的質量進行了抽查,并形成了質量分析報告,對撰寫質量存在差距的代理機構進行約談,建立代理機構與代理人的考核評價機制。
常州大學在江蘇省教育廳等有關部門支持下,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江蘇省技術轉移(常州大學)研究院”,率先在全國開展確立復合型技術轉移領域研究生培養方案,打造全方位的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師資隊伍、教學平臺、實訓平臺、實訓基地研究生培養體系。研究院以技術轉移“理論基礎+專業方向+產業方向”為主線,聯合研究所、企業補齊短板弱項,以“工程技術+技術轉移知識”跨學科培養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技術轉移服務能力”為培養特色,探索產業、教育、創新“三鏈融通”的技術轉移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已招收技術轉移研究生175名。
北京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廳分別聯合本省有關部門制定《關于進一步提升北京高校專利質量 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意見》(京教研〔2020〕5號)、《關于提升河北省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冀教科〔2020〕8號),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知識產權管理、專利質量提升和技術轉移人才培養有機融合,強化高價值專利的創造、運用和管理,進一步發揮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據統計,目前河北省高校共修訂完善各類知識產權相關文件120余個。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廣工大惠州研究院公眾號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