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組織申報2020~2021年度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專項項目的通知信息來源: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圖片來源:均來自網絡 01《指南》想要這么做 旨在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整合省內外優勢資源。圍繞人工智能發展亟待突破的關鍵技術領域,力爭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推動廣東在開放創新、核心技術和場景應用等方向實現自主研發、科技自立。 02 申報指南及支持方向 項目1.1:面向規模視覺處理的開放計算框架研究及系統應用資助額度不超過 1500 萬元/項。 項目1.2:數據流驅動執行的智能計算系統研制與應用資助額度不超過 1500 萬元/項。 項目1.3:面向 AI 計算集群的網絡體系結構優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資助額度不超過 1000 萬元/項。 項目1.4:面向人機協同的邊緣計算開放系統研發及應用資助額度不超過 1000 萬元/項。 項目2.1:多自由度智能體復雜技能的自主學習研究及應用資助額度不超過 1500 萬元/項。 項目2.2:可自配準 DRGB 多維感知及實時計算系統研究及應用資助額度不超過 1000 萬元/項。 項目2.3:基于神經架構搜索的 AI 處理器定制設計與評測系統開發資助額度不超過 1000 萬元/項。 項目2.4:跨域異構群智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驗證資助額度不超過 1000 萬元/項。 項目2.5:面向工業智能的分布式計算系統研究與應用驗證資助額度不超過 1000 萬元/項。 項目3.1:基于多模態融合的醫學人工智能集成預測和輔診建模方法及應用研究資助額度不超過 1000 萬元/項。 項目3.2:物流供應鏈智能預測系統研發及應用資助額度不超過 1000 萬元/項。 項目3.3:基于大數據智能的多層次知識檢索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資助額度不超過 1000 萬元/項。 項目3.4:基于 Atlas 計算平臺生態創新協同技術研究及應用資助額度不超過 1000 萬元/項。 注:以上項目都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項目應用實施須在廣東省內。 03 申報有什么要求 (一)廣東省內單位(包括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其他事業單位和行業組織等)。 (二)堅持需求導向和應用導向。 (三)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申報單位總體不受在研項目數的限項申報約束。 (一)通過“廣東省政務服務網”或“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http://pro.gdstc.gd.gov.cn)”提交有關材料,必要的技術、財務、知識產權、合作協議、承諾函、推薦函等佐證支撐材料請以附件形式上傳。 (二) 項目評審評估過程中需要提供書面材料的,由專業機構另行通知提交。 (三) 項目按程序獲得立項后,項目申報書、任務書紙質件再一并報送至省科技廳綜合業務辦理大廳(均需簽名、蓋章,提交時間及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2.項目負責人有在研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未完成驗收結題(此類情形下該負責人還可作為參與人員參與項目團隊); 3.在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檢查過程中發現重大違規行為; 4.同一項目通過變換課題名稱等方式進行多頭或重復申報; 5.項目主要內容已由該單位單獨或聯合其他單位申報并已獲得省科技計劃立項; 6.省內單位項目未經科技主管部門組織推薦; 7.有尚在懲戒執行期內的科研嚴重失信行為記錄和相關社會領域信用“黑名單”記錄; 8.違背科研倫理道德。 省科技廳 2020年11月4日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廣工大公眾號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