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沿資訊|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出爐前沿資訊|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出爐近日,記者從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獲悉,《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在全國出版。報告顯示,2018年,3200家高校院所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額達177.3億元,同比增長52.2%,合同項數為11302項。 其中,轉化合同總金額超過1億元的單位有32家。國家財政資金資助研發項目產生的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增勢明顯,合同金額為56.1億元,同比增長78.4%。 報告由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共同編寫,得到了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的指導。 01科研人員獲現金和股權獎勵金額67.6億 報告指出,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轉化獎勵顯著增長。2018年,現金和股權獎勵科研人員6.8萬人次。科研人員獲得的現金和股權獎勵金額達67.6億元,同比增長44.9%。 “科技成果高價值轉化不斷涌現,產學研合作助力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提升。”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秘書長韓軍解釋說,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價大幅提高,轉化合同平均金額為156.9萬元。技術入股金額增長強勁,以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額高達79.2億元。 不僅如此,大額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頻出,中國科學院工程物理研究所的“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成果轉化項目合同金額達17.5億元。 報告提到,2018年,3200家高校院所簽訂技術轉讓(包括轉讓、許可、作價入股)、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合同總金額達930.8億元;與企業共建研發機構、轉移機構、轉化服務平臺總數為8247家,同比增長14.8%。 “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一些高校院所結合實際,探索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成果轉化模式。如打通政策鏈,健全考核評價體系。深化產學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韓軍舉例說,上海交通大學形成了完成人實施成果轉化項目“五步轉移法”和作價投資項目“授權投資+產權分割”新機制,實現成果轉化模式與機制創新。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高校院所瞄準國家戰略及市場需求,推動高價值成果產業化,注重技術轉移專業人才培養,完善激勵機制,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水平和動力。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建立科技發展處和資產管理公司協同工作機制,實現“前期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及“后期實施運營投后管理”有效銜接,全年轉化合同總金額達19.2億元;中山大學打造“學校管理人員—院系兼職職業經理人—公司專業隊伍—科研人員”的成果轉化人才體系,2018年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額同比增長5倍…… 02成果轉化老難題待新解 “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和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仍存在一些體制機制性問題,還需要加強統籌協調,提高政策執行和專業服務能力,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韓軍坦言,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雖然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已下放給高校院所,但部分單位落實不到位。由于容錯糾錯等機制和政策的缺失,部分單位依然憂心承擔國有資產流失責任。” 報告統計數據顯示,3200家高校院所中,共有687家單位(21.5%)設立技術轉移機構,其中只有306家單位認為技術轉移機構在成果轉化中發揮重要作用。 報告指出,不僅是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普及面不夠,現有技術轉移機構服務仍存在“規模小、服務少、能力弱”的現象,高水平、專業化技術轉移服務人才嚴重缺乏。 不容忽視的是,我國科技成果轉化中還有幾個老難題待解,比如,中試熟化平臺缺乏,供需雙方對接渠道需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金融支持不充分;科技成果轉化相關考核、激勵機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和政策咨詢服務缺位等。 “高校院所成果轉化納入考核體系權重過低,人才考核評價‘四唯’問題依舊存在,成果轉化人員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不健全。”在韓軍看來,目前還缺少科技成果評價標準,成果評價的權威性難以界定,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需落實、咨詢體系待完善。 據了解,科技部等相關部委和單位正在密切合作,考慮出臺相關政策文件,解決此類問題。 *以上來源:科技日報 ////////// 據報告顯示,目前高校院所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額達177.3億元,同比增長明顯。但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老難題,包括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普及面不夠,現有技術轉移機構服務存在“規模小、服務少、能力弱”的現象,高水平、專業化技術轉移服務人才嚴重缺乏等。 此類老難題嚴重制約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的落實,解決問題的核心在技術轉移機構本身,也許機構建立考評機制、改進服務內容及暢通供需渠道方為破局之道。 惠州市廣工大惠州研究院自2008年成立以來,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及“創新驅動發展 ”的國家戰略,吸引高端技術和人才、創新突破核心技術,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在惠州市科技局的指導下,積極探索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過程難題的新方法,與惠州市新型研發發展機構協會共同打造并運營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智惠+平臺(https://nrdhz.com/)于2020年3月正式上線,加速實現科技創新技術成果在惠州地區的轉化,為惠州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高地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