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交會,網上辦。智惠+平臺帶你看廣交會電商平臺的前世今生廣交會,網上辦。智惠+平臺帶你看廣交會電商平臺的前世今生央視新聞聯播一條消息在外貿行業迅速炸開:國務院4月7日的常務會議上,決定2020年春季廣交會(即第127屆廣交會)將于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網上廣交會將廣邀海內外客商在線展示產品,運用先進信息技術,提供全天候網上推介、供采對接、在線洽談等服務,打造優質特色商品線上外貿平臺,讓中外客商足不出戶下訂單、做生意。 01廣交會 作為世界最大的商品展會之一,廣交會從1957年舉辦至今,每年分春季與秋季兩次,每次又分為一二三期,每期參展商規模穩定在6000多家,展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各類商品數百萬種。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廣交會上展示的商品基本代表了中國制造業最高水平。也是中國外貿出口的重要平臺,最高峰時的成交額約占外貿出口的二分之一。 近年來,廣交會的每期成交額也穩定在280億美元上下,每期參展人數穩定在18萬人次左右,采購商來源上涉及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02廣交會電商平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來廣交會采購的外商少了,廣交會有了建設網上交易會平臺的設想。作為中國商務部的旗下事業單位,廣交會隸屬于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于2012年7月正式組建廣交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建設運營廣交會電子商務平臺(簡稱“廣電商平臺”)。 廣電商平臺定位為:以“打造中國最大規模的商貿電子平臺、服務中國商務”為己任,推動中國貿易的發展,最終達成建立國家級誠信電子商務品牌。并以此推動廣交會進入更寬領域實現戰略轉型。 廣電商平臺的最大賣點是能與廣交會數據同源、資源共享,依托廣交會的品牌資源,天生就有逾百萬級的實名制采購商和優質制造業資源。鑒于國際貿易B2B業務的復雜性及供采雙方互不信任的現狀,廣電商一出世就帶有國家信用背書的優點。在2013年,廣電商便成功與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銀聯國際有限公司、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就貿易融資、貸款、平臺用戶資信評級等方面展開合作。 這些優秀者頭部企業的參與,能讓企業在這個平臺實現進出口金融互聯互通,能實現商品與采購網上對接,合同與支付及金融三個平臺統一,還能形成統一標準的“大數據”,最終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慧廣交會”。這是一個非常先進的系統定位,極易成為行業標準。最重要的是,這個高可信的優勢是私企性質的電商平臺難以具有的。所以廣交會電商的競爭力從一定程度上,是有比阿里、京東、亞馬遜這樣平臺要幸福得多。 03今年網上廣交會看點 那么今年的網上廣交會又會給我們創造什么樣的期待呢? 1、新技術的運用 讓云計算、大數據、工業物聯網如何更好地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首屆網上廣交會到底怎么通過技術實現?產品如何展示,企業資格如何認證,有沒有門票,門票如何設定?和我們天貓,京東,拼多多這些電商平臺平時的服務又有什么不同?這些電商平臺是否參與?如何參與?這應該是最大的看點。 2、參與買家和賣家能到多少 以往的廣交會,人來人往,非常熱鬧,2019年,第126屆廣交會到會的采購商有186015人,來自214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可以肯定的是,網上開展廣交會,企業參與的門檻其實是降低了,特別是關注的門檻更低了,更重要的是,數據變得完全可以記錄可追溯的,所以,大家對各種數字的期待一定會非常熱切。 3、疫情對交易額到底會有多大影響 相信這個點一定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因為這一點不僅僅關系到我國外貿的整體數據,也是對世界疫情破壞性的一種檢驗!2019年廣交出口成交2070.9億,疫情之下,今年會不會有驚喜呢? 2020年,一場疫情讓全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沖擊,外貿企業更是舉步維艱。廣交會必須要辦下去。網上廣交會能為廣大復工復產的外貿企業提供多少幫助,為國家經濟穩定做出多少貢獻?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智惠+”平臺(https://nrdhz.com/)是惠州市科技局指導,惠州市新型研發發展機構協會打造的科技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目的是加快構建我市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服務生態體系,引導我市新型研發機構加快建設、加大研發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大創業孵化提速增效,提升建設質量和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效,并整體發展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