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工大材料與能源學院丨 科學技術成果分享廣工大材料與能源學院丨 科學技術成果分享(一)基于圖像的坩堝缺陷磨削加工方法及應用其的加工系統 申請號:2016103425464 專利權人:廣東工業大學 發明(設計)人:李海艷,張皓亮,黃運保,駱繼明 摘要: 本發明涉及石英陶瓷坩堝的加工領域,尤其涉及基于圖像的坩竭缺陷磨削加工方法及應用其的加工系統。 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人工標記坩堝; (2) 建立堆堝的外觀圖像模型; (3) 生成灰度直方圖; (4) 生成二值化圖像; (5) 對單個像素值進行置0處理; (6) 確定起始位置和結束位置; (7) 采集相交區域的起始位置和結束位置; (8) 得到數字集和區域集; (9) 對數字集和區域集匹配處理; (10) 對數字和區域做歸一化; (11) 對缺陷區域內數字進行識別,得出缺陷區域位置和打磨次數; (12) 生成加工軌跡文件,該方法為機器人對坩堝進行打磨時,提供必要的加工參數并生成加工軌跡文件,使得打香機器人能自動對堆堝進行打磨。 (二)一種基于集成仿真的自動化生產線優化設計方法 申請號:20161034254111 專利權人:廣東工業大學 發明(設計)人:劉強,林貴祥,張浩,鄧加喜 聯系人:張應春 電話:020-238834899 摘要: 一種基于集成仿真的自動化生產線優化設計方法: 步驟1:獲取生產線的設計要求信息; 步驟2:作初步的布局規劃; 步驟3:設計仿真模型和算法引擎; 步驟4:建立指令通道,建立信息通道,以使仿真模型與算法引擎實現交互; 步驟5:接收輸入的樣本信息,算法引擎執行后生成生產指令,仿真模型根據生產指令運行,并生成現場信息反饋給算法引擎; 步驟S6:對仿真模型運行結果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優化算法引擎或仿真模型,然后執行步驟5,直到滿足預設條件后退出; 步驟7:對仿真模型設置隨機擾動因子,重新執行算法引擎,判斷優化算法是否滿足魯棒性,滿足,則輸出生產線的布局方案或智能執行內核;不滿足,則調整布局規劃,執行步驟S3。 (三)基于圖像處理的機械人打磨生產方法及應用其的生產系統 申請號:2016103425445 專利權人:廣東工業大學 發明(設計)人:李海艷,黃景維,駱繼明,黃運保 摘要: 本發明涉及打磨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圖像處理的機械人打磨生產方法及應用其的生產系統。 該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工件圖像獲; (2) 工件圖像處理和識別; (3) 生成軌跡文件; (4) 利用軌跡文件實現自動打磨。所述生產系統利用軟件觸發的方法控制工業照相機對需要打磨的工件表面進行拍照,照相機把拍攝到的圖片保存到電腦里,電腦程序讀取圖像并且進行圖像處理和識別打磨區域,根據識別出來的打磨區域,規劃三維軌跡路徑坐標及軌跡文件,機器人自動對工件表面進行打磨。該生產方法利用計算機識別打磨區域和計算打磨軌跡坐標能大大提高了打磨效率和打磨精度,而且有效節約人力資源,打破了生產時間的約束,有效提高生產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