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贏未來 品質贏市場”2018年注塑行業高端研討會順利舉行时间:2018-07-05 【原创】 阅读 塑料是電子信息、交通運輸、航天航空、機械制造等行業的上游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其發展不僅對國家支柱產業和現代高新技術產業起著支撐作用,同時也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和產品結構的調整。面對中國注塑行業的高速增長,我們怎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并實現持續的發展是我們必須研究和思考的。 7月3日上午9時,惠州市廣工大物聯網協同創新研究院、惠州市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強強聯手共同舉辦了“精益贏未來 品質贏市場”----2018年注塑行業高端研討會,為惠州市130余家注塑行業提供了專題報告、咨詢診斷、解惑答疑等方案。 精益生產是為制造企業能快速響應市場變化而提出的生產模式。上午,國內著名精益生產專家、注塑技術專家楊建宏老師以《微利時代下,注塑行業的“錢途”在哪里》為主題,深度解析了中國注塑行業存在生產浪費大、良品率低、成本高、執行力差等問題,我們該怎么解決難題,跳出困境。楊建宏老師提出企業生產要符合“合理化、標準化、流程化、系統化”流程,從而實現企業內部活動與外部市場(需求)的和諧統一,達到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和改善質量的目的。 品質是制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下午,國內六格西瑪黑帶大師、資深專家劉薇老師以《六格西瑪方法論在注塑行業中的應用》為主題,以案例分享、理論解析及現場答疑相結合的方式別開生面地為各企業代表剖析了六格西瑪的魅力。劉薇老師強調讓 “數據”說話,追求 “零缺陷”是帶動質量成本大幅度降低,最終實現財務成效提升與企業競爭力的根本。 “左手智造,右手制造”是打造未來中國制造的雙刃劍。在推進“制造強國”建設中,企業必須著力打破制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的局面。不言而喻,這將要求中國制造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講究精益求精、創新求變、品質再造,用德國的制造流程,造日本制造的現場。 本次注塑行業高端研討會是惠州市廣工大物聯網協同創新研究院與惠州市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在精益生產、品質改善方面的強力舉措,旨在通過革新的管理方案,創新的思維方式,推進惠州地區注塑產業從“制造”到“智造”的轉變。 |